本网讯(文/胡宇翔 图/胡宇翔)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爱负责,为生命负责,学校于10月底至11月中旬开展第1期“影像中的生死学”团体课程,课程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金凤仙主讲,共计30余名学生通过易班线上报名参与此次活动。
“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以电影为媒介向参与同学介绍生死学的知识,引导学生采用淘金式思维学习模式,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的互动,通过小组诘问提出有关生命的问题并讨论。
第1讲“起始课”中,借用电影《时间规划局》,金凤仙启发学生思考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不浪费时间而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生死学的现状研究。第2讲“自我课”中,金凤仙通过剖析《死亡诗社》引导大家讨论“基丁式教育”的利与弊,并思考自我与外界冲突时、当生命受阻时最佳的选择途径。第3讲“团体课”中,参与学生在观看《浪潮》中将电影、历史与现状相结合,自发讨论了“浪潮”来临时,如何保持理智与独立性,自觉抗拒有害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个人的弹性和公民的德行。第4讲“结束课”中,参与学生在《泰坦尼克号》的沉船片段中体验死亡来临前的人生百态,并在各类“体验式”教育中学会回顾生命、面对死亡、思考死亡,进而明晰活在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据悉,“影像中的生死学”团体课程作为我校“10·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态度和终极关怀,一方面透过古今中外哲人的智慧萃取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直视生命实相,在恐惧与禁忌的园地上开出繁华盛景。通过启发学生触及死亡的终究限制,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