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并培养积极人际交往意识,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自信力UP!爱心力UP!”连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辅活动从3月中旬开始,至4月底结束,每周1次,共进行6次。活动由中心实习咨询师张靓带领,通过趣味互动、情境模拟与心理技术融合的形式,带领学生在六次主题活动中探索成长,收获显著成效。
壹·破冰启航:趣味互动筑信任
3月19日下午14时00分第一次团辅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体咨询室开展。首次活动以“成长三部曲”趣味猜拳拉开序幕,成员通过“鸡蛋-小鸡-凤凰”的进化游戏感悟自我接纳的重要性。随后的“滚雪球”自我介绍与“自信力温度计”测评,帮助成员打破隔阂,初识自我。此阶段团队共同制定保密、倾听、不贴标签的“小组契约”,为后续活动奠定信任基础。
贰·协作共情:信念重构启新思
第二至第三次活动分别于3月26日、4月2日举行,此阶段活动旨在聚焦情绪管理,打破自我批判,体验社会支持。通过“情绪盲盒”表演与“记忆卡牌”游戏,成员直观体验“事件-信念-情绪\行为”的关联。在“信念重构练习”中,成员以小组互助形式将非理性信念转化为积极认知,认识到“事件是中性的,信念是可控的,结果是可变的”。
叁·以爱之名:解码情感启新程
第四次活动于4月9日举行,通过“幸福传递站”“情景剧场”“爱的行为解码”等环节深化团队协作。“角色扮演”环节通过经典影视片段演绎,引导成员思考爱的多元表达方式;而“爱的行为解码”则结合“五种爱的语言”理论,帮助成员理解情感需求差异,提升共情能力。
肆·自我探索:共绘成长新图景
第五次活动于4月16日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成员学会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增强积极的自我对话。活动以“优缺点大树”为核心,成员通过绘制象征自我的大树,梳理个人优缺点,并借助同伴反馈发现“盲区果实”。随后的“神奇墨迹”团队作画与“合理运球”挑战,结合“乔哈里视窗”理论,帮助成员理解开放区、盲区与潜能的关系,引导成员全面、积极的了解自己。
伍·温情收官:以爱为锚向未来
第六次活动于4月23日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成员培养成长型心态,处理结束与分离。活动以“守护天使”“末日求生”“情系千千结”收尾,在“末日求生”模拟中,成员需快速决策、互帮互助以争取“存活”;最后成员通过传递彩色绳结与祝福话语,串联起六次活动的温暖记忆。带领者总结时提到:“困境中的希望源于彼此的信任与支持,爱与自信的种子已在大家心中生根。”同学们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总结与告别此次活动。
本次连续团辅活动通过结构化设计,实现了心理知识普及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参与同学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帮自己缓解了人际焦虑,增强了自信心,更让自己学会用理性思维应对挑战,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推出更多贴合学生需求的主题辅导,为学子们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