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科普 >> 正文

我太难了——压力下的困境

发布者:编辑:陈程 [发表时间]:2020-04-16 [来源]: [浏览次数]:

最近,“我太难了,我的压力很大”刷爆各大平台。之所以这么红,是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好用。每一个火速传播的流行句,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心理,且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从2018年流行的“佛系”,到现在抖音上giao哥真诚又造作地一句“我太难了,我现在压力很大”,这样的转变,似乎说明,用“佛系”作为心理防御,淡化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已经逐渐失去了作用,有些烦躁和压力似乎无法压抑,要喷薄欲出了。

适度的压力是一种动力,它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行动力。就像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某个任务一样,截止日期往往成为了第一生产力。运动员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之下,会超越自己,学生在考试压力之下,会更加认真地学习。但过度且持续的生活压力,却会适得其反。在快节奏、高竞争力、忽略个人需求、迅速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常处在压力过载之中。

     生活时而幸福如春,时而狗血淋漓,有时候真的很难给它下一个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它就是由一系列琐碎、猝不及防的事件勾连在一起而成。也许我们抱怨过生活,对不合理的事而愤怒,但最后我们似乎都只能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也好,接受也罢,都会给我们造成不少压力。任何人任何阶段都无法避免它们——压力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很多孩子在考试之中饱尝挫败,很多年轻人在经济、工作、感情压力之下奔劳,磋磨着身上的棱角;很多中年人肩扛家庭和工作,忽视了太多自己的愿望;很多老年人虽然悠哉地跳着广场舞,但同时也在注视着自己的衰老和空巢……

考试失败、生病、家人离世、和父母家人发生冲突、分手、换工作等等看似普通的事件,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感。有的压力是急性的,就像急性阑尾炎一样,来的迅猛,比如地震给灾区的人们带来的家破人亡的痛苦;有的压力是慢性的,比如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持续没有起色,或者一个人难以走出一段感情,或者一个人受慢性疾病的折磨、经历着持久的经济困难……

心理学家霍姆斯和拉赫(Holmes & Rahe)认为,压力产生于我们应对事件,必须做出转变和适应程度,转变越多,压力就越大。比如,一个以一个优等生身份进入学校的学生,在新学期接连遇到考试失败,他对自我的认知就会完全被打乱,他的父母、老师、同学对他的态度也可能因此产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带给他极大的适应上的压力。

汉斯·塞利(H.Selye)将压力定义为:人们的身体对于威胁事件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作为生理学家的塞利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压力在消磨着我们意志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理健康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身心关系之密切,有时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有的孩子在临考前呕吐、拉肚子、发烧;有的人因生活变故迅速白头;有的人因感情打击食欲不振,迅速消瘦……这些都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例子。弗洛伊德的同侪布罗伊尔接诊过一个女病人安娜·O,她患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伴有视觉障碍、暂时性瘫痪等生理问题,在布洛伊尔用心理治疗解除了她的心理压力之后,她视觉障碍和瘫痪症状也都随之消失。

汉斯·塞利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警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比如,被老师上课点名做题,点名前心如止水,昏昏欲睡,点名后心跳加速,觉得太刺激了。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比较兴奋,甚至充满了“战斗激情”。比如,刚刚分手的人,可能在头几天产生一种精神抖擞的假象,完全感觉不到悲伤。那是因为处于警戒阶段,肾上腺素释放,激素水平上升,产生的“我超级好,我一点也不痛苦”的幻觉。但往往不消几日,这人就会宛若瘟猫。

警戒阶段之后,就是第二阶段——搏斗阶段,我们在这个阶段会全力投入应对事件,或消除减缓压力、或适应压力。比如过来人都知道,即使高考前一晚失眠,也不太会对第二天考试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在考场压力下,我们整个身体和精神都处在搏斗阶段,我们会调动所有的身体、心理资源来帮助我们度过这艰难的几日。

然而,如果持续的与压力搏斗仍然没有帮助我们减缓、适应压力,我们就会进入第三阶段——衰竭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因为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资源,导致精疲力尽,甚至生病、死亡。比如一个孩子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家人对他也同样要求严苛,然而他持续努力却仍然无法达到目标。如果他不断与挫败搏斗且得不到外界情感支持,长此以往,便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抑郁又会伴随着动力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些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业,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沉重压力会给我们带来心理消耗,如果应对不当,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压力也会让我们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压力之下的人需要关爱和支持。所以,在看到身边承受着压力无法解脱的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关心,请给他们一个涌抱,并告诉他们,没关系,我们还在你身边。

注:本文转自心理健康小讲堂,如有版权纠纷请联系安师大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