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科普 >> 正文

妙语心声·vol·167| 端午习俗知多少?

发布者:编辑:王莹 [发表时间]:2022-10-01 [来源]: [浏览次数]:

临仲夏,日复长

龙舟起,糯米香

蝉声浓,麦浪黄

时至端午,岁岁安康

 

一、历史渊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二、传统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中国民间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画额、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1、包粽子

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有四角形、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赛龙舟

赛龙舟,最早当是人们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事事如意”。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桡手人数不一,划龙舟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

3、饮雄黄

端午有饮黄酒的习俗,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古人认为“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4、挂艾草

艾叶( 也叫艾蒿 ) 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期,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来驱病、防蚊。

5、系彩绳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采草药

民谚说:“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采集药草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7、佩香囊

民谚说:“带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戴香包颇有讲究,老人、小孩和青年佩戴香包中的配料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8、沐兰汤

民谚说:“浴兰沭芳,佩之辟邪”。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为俗,所以端午节也叫“浴兰节”。人们多是以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春水做茶,夏雨裹粽

青梅煮酒,白艾挂墙

浓情端午,共享安康

学小工拍了拍你,说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