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咨询师手记 >> 正文

“原生家庭”这个锅我不背

发布者:陈程编辑:陈程 [发表时间]:2019-06-19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山人

本来不想趟这个热度,奈何前几天为了配合学生完成专业作业做了了个采访,采访中学生总是在反复追问“大学生的自卑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吗”“个体在原生家庭中受的伤害会影响ta一辈子吗”“原生家庭给个体的创伤是不是会比其他伤害来得更透彻”……我从发展心理学聊到心理障碍发病机制,从认知疗法的个案概念化聊到动力学的自恋与客体关系,再到影视明星婚恋史佐证,最后实在憋不住扔出一句“原生家庭这个锅我不背”,最后看着学生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的状态,想了想,这话不能不说完。还是来谈谈“原生家庭”吧。

01

“原生家庭”是什么?

“原生家庭”大致指的是个体出生后直至独立生活成家前被抚养的家庭。很遗憾的是,“原生家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界并不受欢迎,实证研究少之又少。能匹配上的理论应该是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原生家庭中成员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会持续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心理咨询界的欢迎远胜于学术界。因为其理论易懂,容易有代入感,近年来的报道、影视作品中逐渐有了“原生家庭”之说,从《狗十三》到《都挺好》,借着收视率,“原生家庭”开始越炒越热,热乎乎的观点中开始出现“父母皆祸害”“原生家庭创伤论”等在我看来有点“歪门邪说”的观点了。

 

02

心理障碍是怎么来的?

“原生家庭”之前,先和大家谈一谈实证研究下心理障碍产生机制与原理。心理障碍的导致早已过了单纯的生物学、社会学或者心理学模型解释,现在更多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生物、社会、家庭、心理学等多方因素导致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A同学得了抑郁障碍,在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得抑郁障碍时,我们会收集家族病史,这是遗传学的考虑,其次我们会分析这个学生是否在相较他人存在更敏感等的人格特点,这是从生物易感性和心理学考虑,其次我们会看ta成长过程中在家庭、朋辈、学校生活中是不是有一些对她三观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这是社会学的考虑,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学生一些负性、消极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养成了哪些过度的补偿策略或应对策略。然后这些僵化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在成长中渐渐无法应对多变的环境,个体不断受挫,可能就开始出现情绪低落、消极应对等症状,加上特殊时期的一些诱发因素,最后一根稻草一被压断,就可能产生抑郁障碍。

 

 如果你能看懂以上内容就会发现,“原生家庭”只是各类心理问题中的一环,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留守经历、离异家庭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然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留守经历和离异家庭的孩子都出现了心理问题,这是一个概率上的问题。

03

“原生家庭”到底有没有罪

那么问题来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原生家庭”在个人创伤经历中到底有没有罪。

从实证研究角度发现,原生家庭对孩童的影响在进入学龄期之后开始逐渐减少,朋辈、社会和学校教育氛围的影响会超过父母。所以,孩子出了问题,必定是多方导致,没有必要一口推向所有的父母其次,实证研究也会发现,家庭环境氛围、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等对于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相关。所以我们很难说“原生家庭”是有罪或者没罪。\

 

 

 最后分享一个在培训中分享过来的观点吧:咨询或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背后会有一个有点问题的家庭,让我们痛心的是,有时候学生迟迟不好,并不是医院的药不行,学校的跟踪和心理服务不到位,缺的恰恰是家庭支持的那一环,所以难免我们有时会陷入“原生家庭”谴责的大军之中。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帮这些家庭澄清,因为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冤有头,债无主”,孩子的问题有父母的原因,那么有问题的父母他们的问题又来自哪里,也许他们的父母也有问题,所以非要在原生家庭中找一个根出来,只能说,找不到,恶性循环无底洞。但是我们能做的是,把“债”终结在我们自己手上,每个人都有自愈的力量,自愈不行还有外界的力量,如果真正想要逃出所谓的“原生家庭”,不如从修炼自己开始,补好自己的伤,不让这些“外债”带到你今后的家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