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人
1.采摘
在家乡的田埂上会有各种的蒿,我们家乡通常会采摘这样的蒿,家里叫做粉蒿,叶子的背面呈米白色,有句话说得好,蒿子粑粑香不香,全看蒿子多不多,所以每次都会采的多多的。采回后摘干净然后洗净。
2.各种切
洗干净的蒿子接下来最为繁琐的步骤之一就是要把这些用刀切碎,我认为这是最耗功力的一步,因为蒿子很难切的碎,要很碎很碎,不然做出的粑粑会不好看,基本上我每次切完这个手就磨出水泡了。
对面是腊肉,要肥的,切成很小很小然后差不多大的肉丁,第一次真真切切的参与做,我把肉丁切大了,唯一的败笔……
切完后的蒿子。碗里是切好的大蒜。最要命的是这个香葱,切的我泪流满面,真心伤不起。
3.再次洗净
切好的蒿子需要再次洗净,把汁洗去一半,也再次洗去杂质。
洗完后的蒿子,把水都洗绿了。要在这样的大铁锅里做粑粑,要把它洗干净。
4.各种调试
这是做粑粑的粉,糯米粉和鲜米粉的比例是7:3,也有人喜欢6:4,全看家人的口味。糯米粉多了粑粑会很糍,就是软然后粘牙;鲜米粉多了粑粑则硬了,不好吃。
这是切好的肉丁,铁锅已经烧热,现在就要倒进去了。
肉丁熬的差不多时就把蒿子倒进去,然后是葱和蒜叶。里面的油是调这些的,所以不用多加也不用捞。
一切炒得均匀了就要倒水进去了,加盐。水不要多,恰好盖住锅里的东西就可以,然后就是等水开。
5.大力士的活
开了之后就把调好的粉倒进去吧。记得留一点粉,根据蒿子和粉的情况是否再加。
然后就是要把粉和蒿子搅匀了,这是大力士的活,我做不来,全是大姑的功劳。
旁边是碗水,看锅里的粑粑粉的干湿状况来加水调试。
这个时候的粉差不多熟了5分,然后该捞起来了。
这时候,我兴奋激动准备再次开工了,因为接下来是最后两步工序。
6.贴锅
铁锅的火不要大,偏小,因为会把粑粑烤焦。根据每家的情况贴的粑粑会有大有小。妈妈做的粑粑偏小,而我和姑姑习惯和奶奶一样会大一点。
这是贴完的蒿子粑粑,这个时候粑粑还没有熟,等着最后的工序。漂亮吗,馋了吗?可是没有熟。
7.烘烤
粑粑都贴完了,然后把锅底的柴全部去掉,把粑粑重新贴到锅里。这个时候要用松树叶烧,火大而且一会就灭了,这样的火烧出的蒿子粑粑会脆而不焦,香的哇~~~
等到蒿子粑粑的香气从锅盖缝里飘出时,透着一股微微的锅巴香时,粑粑就该出锅了。然后大家趁热开始吃第一锅的蒿子粑粑吧。
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光线暗了没来得及拍下最后的成品,图片是后来补上的照片,不过闭上眼还是可以想象到自己第一次全程参与的艺术品……
老家是桐城,有种说法就是清明吃蒿子粑,贴的是粑粑魂,大概就是辟邪过清明的说法。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外读书,等到每年清明回家的时候,奶奶早就把粑粑做好然后端出来。学生时代我跟着奶奶做过除夕的圆子,烧过年夜饭,拔过竹笋,还采过蕨蕨,就是没有和她一起做过一次粑粑,等到我可以回来做蒿子粑粑的时候,奶奶的蒿子粑粑却再也吃不到了。
这是我和大姑做的第一锅蒿子粑粑,按照奶奶的做法,却找不到奶奶的味道。奶奶生前很仔细,做什么都很慢,像做一份艺术品来做这些事,等到我们做的时候再想还原,却发现只剩下回忆。看着自己的成品,总是互相打趣,说奶奶看见我们这样该骂我们了。
不过,清明了,奶奶看见我们这样还是会欣慰吧,我们依旧延续着传统,以她的方式来怀念她。
舌尖清明,一捧青蒿粑粑魂。
写一份家书,告诉我们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