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咨询师手记 >> 正文

我在焦虑什么?

发布者:陈程编辑:陈程 [发表时间]:2019-06-20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山人

我这是怎么了?

 

 

来访者说:老师,我最近陷入了一个怪圈,我总有忙不完的事,我总在逼迫自己做做不完的任务,我总在学习一些无法坚持到最后的兴趣,我怎么做都觉得都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困难,我感觉我自己很着急,可是每一件事我都无法做到满意。我这是怎么了?

 

学生说:老师,我室友是班长,所以辅导员、社团、学生会的事会特别多,经常会抱怨事情太多,任务顾不过来,心情很难受,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能说一件一件的来吧,但有时候我也会被影响到一点点,虽然没那么消极,但看着对方忙忙碌碌,好像有收获又挺辛苦,我也不知道生活的钟摆该往哪里走。我这是怎么了? 

朋友说:2019年的到来,意味着我离“三十而立”的距离越来越近,外人看来所有的“立”我都有了,有了房子也有了家庭,有了一笔尽力而为的存款,只要再生个娃、买部车,按部就班的生活也算是小康之家衣食无忧了,我应该知足了。然而,工作第5个年头,我头一次在长假结束前焦虑到梦见自己回到高考考场,数学题只写了一半就要交卷,选择题一题没写准备全部选C吧,结果发现答题卡上明令禁止全部选“C”,当答题卡涂了一半分钟指向交卷前的2分钟时,我惊醒了,床头的闹钟指向早上543分。我这是怎么了?

 

 

 

我在焦虑什么?

所有的对话,最后都指向一个词:焦虑。

朋友说:工作之后,我的焦虑特质被无限放大,每一个时期的焦虑议题都有所不同但带来的负面效应却都是一样的,我以为随着工作的掌控感越来越强我会慢慢好转,然而事实证明,生活永远不会如自己所愿。2018年的下半年,我的焦虑外显了,消失了1年多的痘痘铺满了左脸颊,右脸颊却安然无恙;出入医院的次数超过前3年之和,都是些不死人的小毛病但就是拖着自己不放;人际关系也达到了历史之冰点,越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越发现周围的人都为之受累,有时候真想消失不见,免得相看两生厌。

 

 

   为什么焦虑,这是个很复杂的议题。生活中的焦虑,总是会指向不确定性感,没有掌控感,你越希望能控制住所有,越会发现生活有太多的不可控,这让你感到恐慌,让你禁不住做更多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则会让你再次陷入“掌控-不可控-掌控-不可控”的怪圈。看似你在焦虑每一件小事,事实上你的焦虑更多指向未来,甚至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

我要做点什么?

“我不能这样下去。”朋友说,于是她休了一个很长的假,在假期到来的第1天就逃离了熟悉的城市,晃荡了几天后回来几天再开启新的逃离生活,有几天甚至是34夜睡了4张床,只要焦虑存在的地方,她就不断挪地方。期间回了1次办公室,浇花、打扫、收拾办公室,因为知道,假期快结束了。再回到办公室,脸上的痘痘也消失的差不多了,留下深浅不一的痘印在提醒着自己去年的“悲惨遭遇”,沉醉于小说、专业书籍和发朋友圈的她,一方面强装镇定,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那股“卷土重来”的焦虑感,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梦境。

 

 

 

我还在焦虑吗?

“你还继续焦虑吗?”我问休假回来的朋友。

 朋友说,“我依旧焦虑,然而当我发现我越是想要躲避,焦虑越是纠缠不放时,我反倒坦然了,既然走不掉,那就和谐共处吧。这么一想,我好像也没那么焦虑了,与其焦虑,不如多读一本书,多行一段路。”

突然就和督导师曾经说过一段的话联结起来了,他说,“咨询不是改变个案的重要他人,而是帮助个案觉察到内心无法满足的渴望;咨询不是降低痛苦、解决痛苦,而是帮助个案看到痛苦后的根源,选择继续痛苦还是放弃痛苦。”

每一个人的焦虑和痛苦源于一种未被满足的渴望,是要继续选择痛苦还是放弃痛苦,这是一个需要终生寻求的答案。

朋友说,姑且认为我在努力放弃痛苦,但我知道,痛苦一直都在,而我也未必会放弃。

我似乎也在努力,不再让自己那么拧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人心变得更宽更深一点,即使一生碌碌无为,也不用在鸡毛蒜皮中抱怨终生。

我还在焦虑,估计也不会停止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