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清明和冬至,是与逝者最近的时候,不同于冬至的厚重与匆匆,清明在初春,清风微雨寄哀思的淡淡忧愁背后,总会含着停留之后轻装上阵的前行感。年岁见长,至亲远行,清明降至,不妨和大家一起来谈谈生死这件事。
1.生死何谓
记忆中和生死最遥远的记忆碎片是有关太太过世被奶奶抱着围着水晶棺材做最后瞻仰的时刻,也说不清楚这是真实的记忆还是有了生死概念后加工出来的回忆。当知道万物有灵,第一次发现养大的猫寿终离家不归时,除了伤心,也开始模糊意识到,死是一件不大愿面对的事情,猫离世不在家,人远行不能提。
生,是众人笑;死,是众人哭。这是第一个对生死的认知。
再后来,便是陪我长大的奶奶猝不及防的,离开我们。也是差不多的时节,还未庆贺自己的升学便传来噩耗,全家拼劲全力希望熬过冬天过一个春节,但还是没能留出,时间定格在了12年底的寒冬。
那一年,已成人,才明白,为什么传统文化中不愿触及死亡,不愿教化恐惧,因为生死面前,是割裂,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痛,混着震惊与不舍、渴求与不甘。
生者不易,死者不舍。这是历经生死后的认知。
再后来,为疗愈,为解惑,开始涉猎生死学、存在主义,也开始在心理咨询的路上学习与实践并行,听着故事,做着干预,开生死课,学哀伤咨询,也尝试为自己未完成的议题,找一个答案,想要知道,生死两端,中间还有什么。年岁渐长,至亲老去,陆续也有人告别于世,从最初的久久不能平复到逐渐的哀伤重组,学会了一句话,所有的哀伤背后,都是爱。我们最终要学会的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在生死面前,将过去与未来做连接,在生死两端,以当下做桥。
生,不是起点;死,亦不是重点。难得的是,生死中间,全然接纳后的片刻平静。
2.意义何归
能够坦然接纳生死这件事后,很多的情绪反而能够消散平复,生活反而回归了最初的通透,也会思考,生死两端是现在,活在当下,为了什么,能做些什么。
曾在咨询室被逼到墙角,一心想死的学生问我,做这么多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想了半天实诚的回答,意义这个玩意儿时什么,真回答不来,哲学不是我的专长,我能做的,想做的也就是讨论一下生活,我想即使是哲学家,也是要吃饭睡觉工作业余的,这些都做了,才能好好思考“意义”这件事。
所以,我想说的是,意义这个归属,从来不是形而上,空想的意义不落地,等于给自己掘了坟墓,把意义落脚于生活,想不明白现在死和以后死的区别,那不如找一些能证明自己存在于世的证据,这些证据,就是我们在此时此地,做过的事,见过的人,说过的话,走过的路。毕竟,这世间,只有一个你。
生死不避讳,反而能激发我们生的勇气与面对至亲死亡时的坦然。
只是要警惕,无力抗争脑中日渐强烈的弃世念头时,要求助。
注:本文版权归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和作者共同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山人:
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期待一生上好一门课,做好一个咨询,带好一个学生,完成一本书,顾好一个家,认真过好这一生。
助人者先自助,首先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而不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