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
在学习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有时,因为生活中非常要强,所以在学习上就比较喜欢和别人比,使自己处于时时刻刻紧张的状态,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总感觉不如别人,使我在每次考试过后都会因为成绩而异常焦虑,就会很难受。(王一博老婆)
咨询师解答:
同学你好,生活中,“比较”随处可见,有的时候,比较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还不错,但更多的时候,通过比较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好像还不够优秀。这么一看,“比较”有利有弊,学会正确的、合理的比较更重要。第一,多进行纵向比较。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相比是否进步了呢,怎么做到进步的。能够不让自己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保持进步这么难的事。第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人无完人,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成绩的结果不如意,但我们一定有优秀的、让别人也羡慕的地方。第三,学会正确的看待成绩。考试成绩是一种通过外部手段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运气、试卷的难度等等。只要通过学习,相信我们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那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考试结果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重要。
最后,还想说,要相信,你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你就是你自己!
问题二:
我家庭幸福美满,但总感觉和父母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父母一直在外努力赚钱,也正是这样,对我和弟弟的陪伴少之又少。或许是女生本身的敏感和缺乏安全感,我对于父母不在身边总是格外敏感,但出于对弟弟的照顾,也不好表现的明显,怕让父母担心。因为和弟弟的年龄相差不大,也算是两个人互相照顾。中途因为和弟弟两个人都处于叛逆期,闹了一些矛盾,他早恋,我不敢告诉父母,帮他隐瞒了很久。也因此对我高中的学习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高考失利…面对着父母及家里人的期待,我很愧疚,虽然他们没说什么,但是我感觉我一定让他们很失望。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我也因为一些事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很差!现在见面少,有些许缓和。上了大学以后,我在努力让自己忙起来,忙到忘记打电话,一学期甚至都不打电话,偶尔和我爸发个信息。我怕见面次数多了会发生争吵,跟他们说什么他们也不理解,好像再怎么解释都没用。我现在想放下一切,努力成为他们的骄傲,可是又怕我做不到,再让他们失望所以在我实现我的计划之前我都不想跟他们提及我的目标计划。(奥特曼到此一游)
咨询师解答:
同学你好,我很想伸出手抱一抱你,能感受到你现在的痛苦与矛盾。高考的失利让你陷入到自责中,觉得对不起父母,让父母失望了;想与父母保持沟通,但又怕没有完成目标计划,再次让父母失望。首先,我想说,每个人都会让别人失望,没有不会让别人失望的人。接纳这些失望,承认总会有失望存在,无论是多么亲密的人,这就是真相。其次,即使真的让别人失望,也不一定意味着关系的终结。我想,从小父母对你的陪伴那么少,你是不是也有失落、失望过,但你对父母的爱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对吗。不妨试着相信,别人容纳你让她们失望的能力,其实远比你想象的大。最后,你所困扰的期待主要是来自父母的,害怕没有让她们满意,害怕让她们失望。除了这些,多问问你内心的需求,你需要什么呢?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可以先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问题三:
我本人是一个偏内向的人,但是我希望成为一个开朗活泼大方的人,但是我好像做不到开朗乐观,我这个人想事情容易想多,一想多就变得担忧起来,顾虑太多,很难变得开心,我不知道怎么解决,我该怎么样才能变得开心,不忧虑太多。
咨询师解答:
同学你好,看到你的问题时,对你的困惑和矛盾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属于高敏的内向群体,首先想回应你,你一定是个很棒的人!第一,你是个自我认知非常的清晰的人,很了解自己是个“容易想多”的偏内向的性格;第二,在你遇到困惑时你会尝试利用资源来寻求帮助,所以才能在心语树洞里看到你的问题。
其次,内向与外向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各有各的优势。内向的我们情感更加细腻、更善于倾听、内心世界也更丰富。内、外向本身不重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很重要,接纳自己的内向更重要!
最后,如果想要变的“忧虑少一点,快乐多一点”,也有很多方法。比如遇到烦心事多与身边信任的朋友“吐一吐苦水”;多与积极有正能量的人接触,快乐是可以传递的。
本期树洞主人:张明明
工作时间:长期

受训背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接受过焦点短期治疗的培训。
咨询感悟: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心语树洞使用指南:
如果你有想吐槽或者想让心理咨询师帮忙解答的心理困惑,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直接在文章下方留言,留下你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帮你解答哦。
链接:https://www.wjx.cn/m/9135638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