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树洞vol. 64|愿所得皆所期,所失亦无碍
问题一:高中老师常说,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你了!到了大学你一个星期不去上课都没关系!到了大学你想干嘛就干嘛!到了大学…然后,我来到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早自习上课有考勤,上课还得食客准备老师点人回答问题,寝室还有门禁得按时回去,还有数不清的@全体成员要记得回收到,以及学期末时,各种实践考察心得要交,各种科目要复习考试。和高中相比,大学真的有时候让我手忙脚乱。像我这样做事拖沓的人,经常被自己折磨的焦头烂额。
我以为我的大学生活会是丰富多彩,可是来到这个城市,开学前一个月,我已经把大多数能玩的都玩过了;我以为我的大学生活会是各个地点到处跑,结果还是教室寝室食堂的三点一线;我以为我的大学生活会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三好青年,却还是难过懒症关。我应该怎么样去调整呢?
咨询师回复:同学你好,很同情你的遭遇,实话说,我的高中时代也是这样被教育到大学的,等经历后才发现,“上了大学就自由了”“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原来是个巨大的“谎言”迷茫和无措之后,我也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的适应和调整,想和你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走过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戳破高中的谎言后,我认真思考了这个“谎言”,觉得谎言也有真实的地方,例如没人管我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在繁忙的学业之后可以选择性的根据喜好安排自己的业余学习,是培养自己的特长,还是专攻自己的组织等能力。我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大致分成了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4类,根据自己的现有精力去处理。人们往往会被紧急、不重要的事情耗费太多心力,而不紧急、重要的事情往往会因为看不到终点而搁浅,但事实上,我们的重心应该更多的是在紧急、重要,不紧急、重要的事情上,可惜的是,因为这些需要坚持和努力,人们往往“趋利避害”选择其他的。
当你分析清楚后就是行动力,自己坚持、找人一起努力,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很多的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关键在于行动。缓解焦虑的方式就是去做,而这一步,不是靠别人几句话就可以达到目标的。
生活从来都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好处,同样也有不同阶段的责任,学会享受,也学会承担,这才是生活原始的模样,你说呢?
问题二:转眼间,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快到期中考试的日子了,现在很多科目都有很多东西不会,复习不知从何做起,体重越来越重,想每天晚自习都去锻炼,但是缺乏行动力,总是向后拖延,学校事情还有很多,每天感觉什么也没做时间就没了。即将第二次考英语四级,英语四级试卷也没做几套,五一回家的火车票也没有抢到,C语言课程设计的实验论文还要写,大学物理和电路分析的实验报告还要慢慢写,每天感觉很忙,但每天却又不知道干了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脱离这种状态呢?
咨询师回复:看到你的问题已经是五月下旬,不知道你最终抢到了回去的票没有,不过即使没抢到,我想看到新闻中史上最堵的假期,是不是留在学校里的你也会有一点“小确幸”。实话说,夜深人静处,我有时也会有你这样的感觉,很忙,却不知道忙些什么,也会质疑生活的意义。然而,心理学的知识常常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意义不是形而上的,而是落地到生活中讨论的,繁忙本就是生活的本质。当我们质疑、迷茫时,也许可以问问让自己停滞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事务太多了吗,那是否可以时间管理一下,是担心太多了吗,那是否可以明确一下这些担心的真实度,是觉得行动力太慢了吗,那是否可以停一下客观看下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焦虑来袭时我们往往会被焦虑裹挟看不清里面的内容,但情绪和生活中的困扰很多时候就是抽丝剥茧,找到真相,然后逐步解决。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些光靠自己做有点困难,欢迎你来中心和咨询师们探讨一下哦。
问题三:对于像我这样不是学霸也不是热衷于学习的人来说,可能是交友方面的烦恼比较多,总觉得在大学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觉得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室友是随机分配的,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可总是在二者间为难,每天都在一起的室友并不是自己想要找的朋友,想找的朋友却迟迟遇不到。越长大越孤单这句话在大学时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是我不想这样孤单下去,我究竟该怎么做呢?
咨询师回复:我在给大一新生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这个章节中曾和同学们讨论过人际中“孤独”这种情绪情感。我认为,孤独与其说是一种不良的人际交往情绪,不如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这种孤独感不会随着年龄渐长,你的朋友多少、家庭和睦等等而消散,反而有的时候它会与日俱增,伴随我们一辈子。我很欣赏蒋勋在《孤独六讲》中的观点,终其一生,我们不是要消除孤独,而是学会理解孤独,尊重孤独,给孤独时间和空间。
再来看看你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大学的生活和人际相较之前的十几年,有着巨大的差异,随之带来的孤独感会让我们左右为难也难以抉择。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探索一下孤独背后的涵义,当你孤独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这些想法为什么让你如此难受,他们是真的吗,交朋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我想拥有朋友、接纳孤独我可以做些什么,如果孤独一直会伴随着自己,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我想这些问题导向的疑问会对你有一些帮助,也可以试着去和其他同辈、长辈交流一下,看看他们的建议能否给你启发。
本期树洞主人:金凤仙
工作时间:长期
受训背景: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接受过认知行为疗法和叙事疗法的培训和督导。
咨询感悟:助人者先自助,做一个有温度的、温暖的人,而不是其他。
心语树洞使用指南:如果你有想吐槽或者想让心理咨询师帮忙解答的心理困惑,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直接在文章下方留言,留下你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帮你解答哦。链接:https://www.wjx.cn/m/95480720.aspx